社交媒體、移動設備、物聯網、大數據引發的數字化趨勢,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要求企業重新思考和設計原有的運營模式。在現實生活中,數字化是可以被感知的。比如我們在網上瀏覽新聞,就是媒體內容的數字化。
數字化進程的演進,讓“數字化”擺脫了二進制的概念,成為人類與世界互動的新方式。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數據驅動發展的時代,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進步的企業就會落后、被淘汰。全新的技術時代已經出現,數據主導的數字化企業時代也必將隨之而來。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
1、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適應時代的必然要求
早在1996年尼古拉斯
尼葛洛龐帝在被譽為20世紀信息技術和觀念發展圣經的《數字生存》中預言了當今的數字時代:數字生存是現代社會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數字化的生活環境中,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溝通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煥然一新。例如,生產力要素的數字化滲透、生產關系的數字化重構、經濟活動的全面數字化,給社會的物質生產方式打上了濃重的數字印記。和經濟;通過在線學習、在線聊天、在線游戲、在線購物、在線醫療等,描繪了不一樣的學習、交流、生活方式。
2017年,“數字經濟”正式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國信息化百強聯合埃森哲、國家信息中心等機構近日發布的《2017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2.6萬億元,占GDP的1.5%。所占比例為30.3%。畢馬威預計,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77%,超過153萬億元的GDP貢獻將來自數字經濟。
2018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壯大新動能”、“助推數字中國建設”。國家對數字經濟的定位不再局限于新興產業層面,而是提升為帶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國家戰略。
數字時代洪流中的企業也必須與時俱進、與時代共鳴,才能避免成為時代的棄兒。
如何看待企業數字化轉型
2、數字化企業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必然階段
從歷史和發展趨勢來看,我國企業信息化進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電子商務運營。電氣化是指將企業日常的手工、繁重的工作轉變為機器的工作,提高個體工作效率的過程。這一階段是信息技術單一應用和企業上線的準備階段。主要表現在辦公、財務、人事和一些生產經營環節計算機的單一應用,如財務電算化、生產自動化,以及CAD/CAM、MIS等信息技術的初步應用。
第二階段:業務流程信息化。信息化是指通過企業管理重組和管理創新,結合IT優勢,固化業務流程。這一階段是企業信息化特別是網絡建設和應用的導入階段。擴大計算機應用,推動各類企業接入互聯網,建立電子郵箱,鼓勵企業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開展經營活動、提高管理。廣泛開展流程梳理和信息化建設,如ERP、MES、SCM等系統。此階段關注整個組織的流程,提高組織的效率。
第三階段:業務和管理數字化。是應用數字技術整合企業采購、生產、營銷、財務、人力資源等信息,做好計劃、協調、監督和控制,打破“信息孤島”現象。系統形成一條價值鏈,遵循“鏈”的特點實施企業的業務流程。靈活應對環境變化,持續改進業務流程,全面增強執行力,獲得持久競爭力。是產品現代數字技術與企業管理的結合。
第四階段:業務決策智能化。智慧是指在企業現有知識的基礎上,智能地創造和挖掘新知識,并將其運用到企業經營決策和日常管理中,形成自組織、自學習、自組織的能力。 -不斷發展的企業管理體系。這一階段,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的先進理念將應用于企業管理領域。
數字化既是信息化的產物,也是信息化的演進階段之一,是建設智慧企業的首要前提。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好處
3、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打造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企業會思考為什么要做數字化轉型?筆者認為,有兩個因素在驅動,一個是內部因素,一個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數字化轉型大潮中,企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不進行數字化轉型,企業就會被用戶拋棄,被競爭對手超越,被市場邊緣化,最終被淘汰。內部因素:數字化轉型可以捕捉新的市場機會,嘗試新的商業模式,提前在未來商業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以客戶為中心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的關鍵。隨著數字化浪潮的到來,用戶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得到極大改善,客戶感知價值最大化成為導向,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生產型商業經濟模式,給運營帶來巨大挑戰。的企業。這也帶來了新的機遇。與傳統工業化時期的競爭模式不同,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從傳統的“制造能力”轉變為“服務能力+數字能力+制造能力”。企業必須具備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的能力,加快研發設計向協同化、動態化、眾創化轉變。具備組織管理再造能力,加速組織管理向扁平化、創客化、自組織拓展。企業必須具備跨界合作的能力,推動創新體系從鏈式價值鏈向實時互動、多方參與的柔性價值網絡發展。發展。
4、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降本增效的內在需求
應用數字技術可以降低企業成本。世界經濟論壇去年在國際供應鏈大會上發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供應鏈的影響》白皮書顯示,79.9%的制造企業和85.5%的物流企業認為數字化轉型將給供應鏈帶來巨大影響。好的影響。數字化轉型將使制造業企業降低成本17.6%,增加收入22.6%,物流服務業降低34.2%成本,增加收入33.6%,零售業降低成本7.8%,增加收入。 33.3%。
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企業的效率。互聯網集中了大量的數字技術資源和服務,通過大幅提升應用效率而產生經濟價值。互聯網服務直接導致計算服務和信息服務的集中,進一步促進各類服務資源的集中,使得集中式、開放式的服務平臺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基于互聯網的共享服務云平臺不僅使中小企業能夠以極低的成本享受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和服務,也使大型企業能夠充分應用其技術設備,從而提高產品利用率。數字信息和知識是跟隨邊際效益遞增的工具,通過擴大使用規模實現效益的累積增值。數字信息和知識具有可共享、可重復使用、低成本復制等特點。它被使用和改進得越多,它創造的價值就越大。研究表明,在“數據驅動決策”模式下運營的企業,可以通過形成自動化數據鏈,大幅降低智能制造系統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促進生產制造各環節的高效協作,提高生產效率。一般可增加5%—10%。
5、數字化轉型是業務流程再造的必由之路
在數字化環境下,企業處于縱橫交錯的網絡關系中。面對分散的網絡節點,整合多種資源的平臺型產業組織應運而生。企業價值創造模式從傳統的線性向鏈式、網絡化轉變。傳統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方式趨于生態化、平臺化。例如,GE與蘋果達成合作,向蘋果開放Predix平臺的開發工具和微服務,吸引開發者加入工業APP的開發。平臺開源社區生態繁榮。例如,阿里云依托“ET工業大腦”平臺,匯聚江蘇省30家信息服務企業的技術能力,為300家制造企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服務,推動大小企業從簡單的技術轉移合作向可交易、協作服務生態系統轉變。
各種經濟社會活動都離不開數據的產生、傳輸和使用。數據作為獨立的生產要素,加速了價值創造過程中的流動。數據流強調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全面集成,挖掘組織、管理和服務的智慧。的新值。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數據的流動不再需要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層次結構。這種無差別、無層級的數據流轉方式極大地顛覆了企業傳統的金字塔管理模式,驅動著企業組織結構變革、業務流程優化和工作內容創新,企業組織管理逐漸從基于流程的線性范式向數據化轉變。驅動扁平化協作范式,形成信息高效流動、需求快速響應、創新能力充分激發的新型組織架構。
概括: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數字經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框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數字化”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是新商業模式、消費模式的源泉。它為企業組織、生產、貿易和創新提供了新的方式,驅動企業的生產方式、組織結構和商業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工業經濟中,企業的能力體現在規模上。公司越大,能做的事情越多,勞動力越多,公司就越有可能生產更多的產品,更大規模地分銷和銷售,并與商業合作。合作伙伴和用戶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然而,在數字經濟時代,對于企業來說,規模不再是優勢。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轉變甚至顛覆,以及利用數字化工具放大員工能力的程度,以及他們所擅長的“數字化”。 “分析挖掘企業發展的新模式、新價值、新商機;驅動效率提升、產品增值、流程再造、生態建設。
我們專注高端建站,小程序開發、軟件系統定制開發、BUG修復、物聯網開發、各類API接口對接開發等。十余年開發經驗,每一個項目承諾做到滿意為止,多一次對比,一定讓您多一份收獲!